2019年7月至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天津市文化遺產珍愛中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間、薊州區文物珍愛管理所聯合組隊,對向陽洞遺址進行正式考古挖掘,挖掘面積50平米,出土包括舊石器時代石成品在內的各時期文物200余件。經天津市文物局組織專家咨詢評估,確認了舊石器出土的原生層位,彌補了天津地區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考古的空白,將天津地區早期人類探源向前推進了關鍵一步。
向陽洞遺址位于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果香峪村西北的小山接近山頂處,2015年開展天津地區舊石器考古重點調查時發現百度排名優化,經初步探掘,曾在洞口采集到舊石器石成品10余件。專家高度評價此次向陽洞遺址挖掘成果,綜合天津以往考古挖掘,已初步構建起天津地區距今10萬年以來舊石器文化編年序列。
目前,向陽洞遺址出土的測年樣本已委托國內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考古工作者對天津舊石器“第一洞”向陽洞遺址距今的絕對年代到底有多久遠,充滿期待。
下一步,天津市考古部門將以向陽洞遺址區域為中間的周邊洞穴類遺址和高階地田野遺址調查和挖掘為重點,繼承穩步推進考古調查挖掘和資料整頓分析研究工作,為探索天津地區早期人類與文化起源爭奪更大突破。